
开发者
总发帖数:28总回复数:28
487
0
0
楼主
显示全部楼层
发表于 2018-8-20 15:40:57
本帖最后由 用户2988187416 于 2018-8-20 15:45 编辑
《布林机》:如果思想有形状,它可能是一个魔方
我们始终对思想保持着敬畏。人类使用各种艺术形式对思想进行描绘——在游戏上也是如此。不论是传统的思维命题还是异军突起的二分心智,都在想办法验证人类思想的独立性与其存在性。
记忆破碎的缸中之脑和大部分简洁直观的剧本一样,《布林机》的故事是从一出意外的悲剧开始的。主角的母亲在一次事故中不幸丧生,为了复原事件的真相,主角求助于从事人工智能研究的父亲,在他的帮助下将自身意识导入布林机,去还原母亲的记忆。
所以,《布林机》其实就是《Brain Machine》,它引入了当下非常前沿的“脑机接口技术”(BMI)概念,将玩家导入一个隐秘的赛博朋克世界。严格意义上说,真实的脑机接口技术需要同时记录千万级的脑部神经元活动,这在当前的生物科技发展状态下还是无法实现的。但这并不妨碍想象力与创意的碰撞,并使之成为游戏。
Any sufficinently advanced technology is indisgustishable from magic.
——sir Arthur Charles Clarke
在这样的背景下,当玩家进入《布林机》的世界,或许也不需要为其中的二阶魔方空间感到诧异——在这个世界中,形式并不重要,重要的是我们能够体验什么,做到什么。还原记忆与拾取碎片,对于玩家而言,如同将破碎的拼图修复的过程,一方面在缓慢地释放着游玩者的窥视欲,另一方面则不动声色地将故事叙述出来,并将玩家导引至最后的道标。
但是这个过程并没有那么容易,就像人们终其一生也无法理解另外一个人那样,没那么容易。